淘宝考试答案 QQ:1193769531 >>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很难??? >> 爆笑娱乐教育电影 >> 新闻采访 商标代办 专利申请 QQ:121719780 >> 郑德杨今日说法 >> 高三解压 >> 郑德杨网站 ☆ 郑德杨·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频道 >>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很难???
文章阅读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很难???

作者:网络 |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 郑德杨 官方网站 ☆ 郑德杨·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09-06-02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4927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
发消息 (手机:139-8703-2104)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很难???

金融危机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影响,成了最近几期“今日话题”的主线。在关注了裁员倒闭潮和中国人经济信心指数后,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当前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身上。

媒体上都在说今年找工作很难,可究竟有多难,这里面有多少委屈和苦楚,又有多少直面金融危机的勇气和责任,局外人并不清楚。希望借助网络,让大学生们晒晒自己的感受,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他们,在这几百万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

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究竟有多难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90%的就业率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记者11月12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今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24%,比去年同期增加1.64个百分点。(《中国教育报》11月14日)

看到这则在《中国教育报》报眼位置刊载的新闻,我不能不敏感。

尤其是在大部分媒体报道由于受金融风暴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拟态环境”下,我忍不住对此生疑。同样在14日,《南方都市报》刊载了一篇名为《海归抢大学生饭碗,广东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文章。面对这两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其权威性、真实性自然不容置疑,可我还是难以做出选择,到底该听谁的?

我随即联系我在广东上学快毕业找工作的同学,他告诉我找工作很不容易,简历投了不少,但基本杳无音讯。有几个同学则选择了考研,说是要躲躲目前的金融风暴。由此我想,相关部门公布的“初次就业率达到90.24%”这个数据是不是让水给泡了泡,才膨胀成这样?

对此数据,我想起了我们大学毕业时哭笑不得的情形。那时,学校告诉我们没有就业证明就不让顺利毕业,可急煞了我们。我们向学校诉苦、抱怨过,但没用。校方告诉我们,学校也没办法,因为数据是给上头看的,希望学生能配合工作。后来,还是由于高人的“妙语”帮我们化解难题。他告诉我们:“学校要的只是一个证明,不会真实核对,你只要有个公章,无论是摆地摊自个儿创业,还是去什么机关大院,有章就行”。这方法还真有效,我们几乎都拿着自己的就业证明,顺利毕业。也怪不得我们学校一直宣称就业率高达多少多少,在省内、全国同等院校中名列前茅。原来,学校高就业率是这样伪造上去的!

当然,其他地方、高校的就业情况我难以了解,各自有其不同的“特色”,对于其所谓高达多少的就业率也没人认真核实。不过我以为,在如今大学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的严峻形势下,还打着所谓的高就业率摇旗呐喊时,不得不说是对大学生去争相报考公务员、考研确认现场火爆、人才就业市场人头攒动等场景的一个讽刺,或者说给我们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他们的勇气令我汗颜,而这看似真实、权威的数字,令我真逗!(流铁)

倾听高校毕业生们求职的心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小连:“今年到学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往年相比,有些单位仅招一两个人。”
金融危机波及高端劳动力 大学生就业寒意袭来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 “大家都说今年工作不好找,有同学发了60份简历,至今没有一家单位有回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研究生冯媛媛说。本想发挥专业优势找一份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可面对今年的就业状况,她已打算离开上海回山东济南找工作。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金融机构出现连锁性破产,并引发金融业裁员潮。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这无疑给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丝丝寒意。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人才需要时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明年预计将突破600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据冯媛媛介绍,她接触过的很多大企业都在裁员,她的一位同学在证券公司实习了很长时间,但终因单位不招人而没能留下。“今年到学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往年相比,有些单位仅招一两个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小连明显感受到今年就业形势比往年严峻。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市今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今年招聘单位数和岗位数都出现“缩水”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宏观经济与此前相比适度放慢,就业岗位的需求相对减少,再加上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严峻。

多方面原因造成就业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不仅就业难,而且还没有择业的空间,这与我国人才结构有关。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然而,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并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一方面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另一方面,系统性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的缺乏导致许多学生有专业能力而无“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等。

据了解,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也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成为应届大学生强有力的竞争者。

解决就业难需要全社会努力

“这样一来工作太难找了,感觉压力特别大,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中科院博士王雷说。面对学生的无奈,专家认为,大学生不仅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找准自己的定位;还要打破民营、外资、国企等“身份”意识,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把握各种就业机会。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纪玉山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结构受到冲击,高附加值企业则会迎来契机,大学生在这些岗位面前具有优势。另外,在政府政策扶持下,自主创业的门槛已经很低。

王德文认为,学校、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大学生岗位需求信息的指导,也要做好劳动力双方沟通渠道的服务工作。同时,他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是中小企业。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政府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以及拉动内需的措施,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也为就业创造了机会。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实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专家建议,政府应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

我国地区间与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难以形成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中央提出一村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走向农村、走向西部是很好的选择。”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曹小红表示,机遇将永远给予那些有准备的同学。

西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徐绍鹏刚进大四就开始着手找工作。“9月开始找工作时,我的待遇最低要求为2000元,现在只要每月有1500元就可以了。”
  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超:“岗位就这么多,我对工资没有多高的要求,刚开始每月800元就可以了。

就业难 月薪800元大学生也接受

昨日,成都冬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成都新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两天,参会企业324家,提供岗位6226个,入场大学生预计超过6万人。虽然这是今冬成都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会单位减少27.2%,岗位减少39.95%,大学生的薪水期望值也比去年降低了300~500元。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求职比往年更理性,心态也比较平和。

大学生薪酬期望值降低300元

西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徐绍鹏刚进大四就开始着手找工作。“9月开始找工作时,我的待遇最低要求为2000元,现在只要每月有1500元就可以了。”昨日上午,在招聘会转了一圈后,他只向两家公司投递了简历。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超在现场几乎没有发现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企业,“岗位就这么多,我对工资没有多高的要求,刚开始每月800元就可以了。”

随机采访的十多名同学中,多数人的薪酬期望值在800元-1200元之间,少数同学期望每月1500元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学生期望值略有降低,大概降低了300元左右。”成都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透露,降低薪酬期望值与招聘岗位缩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说明毕业生求职更理性,心态平和了。

65%企业要求有工作经验

“本科学历,有工作经验优先”、“需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记者昨日在招聘会现场看到,要求有工作经验、有技能、懂外语、会技术的岗位不在少数。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以前公司会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但这次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希望招有经验的人。

不要求工作经验、或注明招应届毕业生的单位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龙,招聘负责人根本没有时间与求职者面谈。四川德恩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的总经理助理、国外贸易专员、国内贸易专员等岗位都明确注明招应届毕业生。“今年招人的外贸企业很少,这是今天现场仅有的外贸企业。”成都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李勇说,“而且企业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所以应聘的人特别多。”

“现场的企业只有35%没有明确要求有工作经验,其余的65%都要求具有1-5年不等的工作经验。”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

四川中小企业成招聘大户

昨日招聘会上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省内的企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与往年沿海企业大张旗鼓地组团来招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沿海企业今冬明显压缩甚至取消了招聘需求。”薛驰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取消了组团招聘。受地震影响,许多灾区企业也临时取消了招聘需求,放缓了用人计划,比如绵阳的九洲集团预订了8个展位,在即将举行招聘会时突然取消了。“据初步统计,今冬临时取消招聘退展的单位达62家,取消岗位数预计1620个,这是历次招聘会上没有过的。”薛驰说,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他们在两个月前就预计到今年可能出现的情况,他们特意邀请了升达林产、大陆希望、双虎家私、水井坊等15家优势企业进行了招聘需求座谈,动员他们参加招聘会。昨天,参加座谈的企业大部分参加了招聘会,拿出了部分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  

水木清华BBS上,“今年金融就业市场到底怎样”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一学生发帖说:“我要去投(资银)行,年薪百万美元”,下面的跟帖却写着:“醒醒!醒醒!”…

大学生就业的“危机年景”

本刊记者石 破 发自武汉

10月25日上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华中高校大学生就业“五校联合”第一场招聘会在阴雨中举行。体育馆外几千米的长路上,万伞云集,入口处拥挤的人群不得不收了伞,淋着雨,挤作一团,每个学生的脸都挤成了烧饼。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大四女生杨春艳,早上7点多就来了。五大高校(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进场有赠票,华农的学生没有。杨春艳花10块钱买票挤了进去。招聘会上有1 00多家企业,愿意收她简历的却只有几家。这几家企业前排了很长的队,招聘名额却都只有1~2人。杨春艳觉得希望很小,但她还是投了。

会场内只有一个女厕所,门口也排了长队。有位女生看见她的同伴在排队,赶紧上去问:“咦,这是什么公司啊,这么多女生排队?”她的同伴回答:“这是厕所……”听到这段小插曲,杨春艳说:“我没觉得好笑,只感觉好心酸。”杨春艳为应聘而买的高跟鞋,进场时被人踩坏了。她打算再买双高跟鞋,继续奋战招聘会。她说,不穿高跟鞋,用人单位就不会看你一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汉与西安、上海、北京并称全国四大高校集中地,也是211高校的集中地。北京、上海的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外出;西安地处大西北;而武汉距离东南沿海相对较近,沿海地区本身的高校又少,所以来武汉开招聘会的沿海企业很多,也不乏国际500强企业的身影。每年9月份起,武汉的高校几乎每天都有招聘会,招聘的高峰期则在11月及翌年3月。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明年将会突破 600万人。与此相对的,却是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放缓,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大,负面影响已初显端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就业办的主任朱虹,人称“中南财大就业第一人”。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七八年了。金融学院的就业率,最近4年中两次名列全校第一,两次名列第二,但今年他遇到了从未想到的困难。

金融学院08级共有12个班,由于前几年的房地产热,08级的工程管理、房地产各追加了一个班,却没想到今年形势变化这么大。去年10月20日,房地产企业就来开招聘会了,但今年到现在还没来。去年碧桂园在全国招了800名应届生,中海地产也招了不少人,今年它们都不招了。中南财大是全国大学里唯一的工程管理专业班设在财经大学内,这个班的学生既学金融,又懂房地产,往年就业率是100%,但今年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去年来金融学院招了23 人,今年的计划减至12人。但朱虹认为:“等他们4年后毕业时,随着经济复苏,房地产人才还是会有一个刚性需求。”

中南财大法学院的研三学生李华峰,10月份刚参加过一场武钢的招聘会。李华峰回忆说:招聘会上,武钢各部的部长都来了,态度很和蔼。他可能并没注意到这些武钢干部在和蔼微笑掩饰下的忧郁。

10月27日《长江商报》报道:在武汉科技大学110周年校庆会议论坛上,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透露,市场萎缩,武钢的库存已达到80万吨,部分厂房已经停产检修,形势非常严峻。在前不久召开的集团会议上,武钢提出了降低成本 25亿元的目标,公司内部员工称,扣工资已在广大员工中实施,有人因上个月未完成考核任务,被扣除了20%的薪水。

10月26日《楚天都市报》报道:近日,湖北省总工会举行了一场帮扶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招聘会。据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显示,进场求职的5万人中,大学生就有3万多人,占了求职者数量一半以上。有人惊呼:大学生开始与农民工、下岗职工抢“饭碗”了!

根据自己在招聘会的现场感受,李华峰说,涉及金融的单位会比往年减招很多人,但目前中央级部门公务员招聘人数却比往年多。他认为,是大部制改革带来了新的用人机遇,比如新成立的住房保障部等,就对理工类、金融类、土木工程类、计算机类的人才有需求。

扩招苦果就业咽

3年前,武汉市一家洗脚城“大唐足浴”招聘储备干部,要求应聘者的学历是本科以上。今年,在武汉一些有名气的洗脚城,都可以见到来自武大、华师等名校的学生在当服务员,他们有的是搞兼职,有的因毕业后屡屡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在这里找个事做。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说:“从2001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211以上学校问题不大,教学质量有保证。有些新升格的职业技术学校、三本院校,没有独立的师资,教学跟不上,又没有母体,加上招生分数低,生源素质差,教学质量下降。最惨的是那些穷山沟里的孩子,他们对外界信息闭塞,以为能上大学很光荣,结果来了一看是分校……”

据知情人介绍:湖北省某个行政级别只是科级的大学,却有几万名在校生。武汉市某大学有8所分校,“全市到处都是他们的校园”。湖北某家经济学院内部还有个工商学院,“学院里面有学院,文法都不通”。

中南财大金融学院就业办主任朱虹认为:“我们一味追求大众教育,盲目扩张,势必忽视质量。从欧洲高校来说,他们搞的也是大众化教育,但那是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不像我们这么粗放,有的一所大学只一栋楼,但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我们国家80%是农业人口,人口基本素质没跟上,大学扩这么快干啥?我认为这是鸵鸟政策:为了延缓就业压力,把年轻人都弄到大学里。结果问题越积越多。有很多分校是杂牌学校,学生基本上没学什么,完全是混时间。”

“读大学的回报与投入不成比例,社会应该反思,家长也会想:把孩子丢到大学,投入几十万元,颗粒无收,还不如拿这钱让他做生意。”朱虹说。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说,2002年,教育部开始统计部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并向社会公布,但从2006年起停止公布了。一是有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有虚假成分;二是就业形势不好,高校压力大,你公布了,就业率不佳的高校面子上过不去,对办学不利。

虽然不再向社会公布了,但教育部对国务院有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承诺,并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每年召集全国各高校的校长、书记去部里开会,同时还组织抽查。每年9月、12月,全国各高校向省、市、区教育厅上报两次就业率,但这些数字很多是有水分的。有的高校既无专职人员、专门机构来做这些工作,亦无专项资金的支持,只是应付检查。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过去法学系的学生容易就业,中南财大的法学院曾是亚洲最大的法学院,人数最多时有五六千人,现在只有800多人了。因为法学院的毕业生也遇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2001年起,全国高校整体扩招,法学院也赶了这个风潮。各高校竞相开设法学院,全国开了200多所,甚至理工科大学也开法学院,因为法学院乃文科专业,办学成本低;法学院教师可从其他学校聘请,不耽误授课。另外,2000年初席卷全国的“法学热”,使考生普遍以为学法律的就业前景好,毕业后可进公检法。

2006~2007年,全国法学本科生总数达到50万人,每年毕业12万多人,而全国法律系本科毕业生有80 %的找不到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一是招聘单位需求量小,企业里只有法务部门需要,而法务部是小部门。虽然中国司法系统的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但检察院、法院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却不大。二是用人单位门槛高,除了学历要求外,还要求应聘者必须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每年9月下旬举行的这项考试通过率只有1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杨春艳,专业是社会学,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跟杨春艳一样,她的同学姬二平如今也在天天跑招聘会。姬二平说:“我准备了两份简历,一份针对营销岗位,一份针对文秘岗位。有的同学准备了三四份简历,见什么岗位招人就投什么。文科生只能这样。现在公司不景气,正裁员,我们又没工作经验,除非是特别优秀的,比如学生会主席,做过很多学生工作,获得过很多奖项。否则,很多企业一看简历,直接就刷掉了,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

姬二平颇为自己当初填报农业院校而后悔。她是河南农村人。根据河南省的规定,考生填报农大为第一志愿者,可以降20分提档。姬二平笑道:“我进来以后才知道上当了——原来华农这么好进……”

而从2003年开始,以往被人瞧不起的师范院校,却变成了报考热门。几年前,全国师范类院校大多为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是那些农村穷孩子、读不起别的大学时才报的,但随着师范生就业普遍有保障,加上国家规定师范专业生可免学费,而其他专业的学费却一年比一年涨,报考师范院校的人数便逐年增多,将师范列为第二志愿的还基本上录不了呢。

近几年,华中师范大学每年的毕业生,75%~80%都直接进了就业市场(其余20%~25%为考研、考博和出国)。在教育部公布部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2003~2006年,华师的就业率名列全国第二。2008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统计,华师在全省部属高校中的就业率名列第一。

华师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说:“我们最担心的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心态不稳,择业眼界高,高不成低不就。”

融入社会为何难?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接受的十几至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在与社会隔离的情况下完成的。等到猛然要找工作了,就像一群未经训练的新兵被赶上了战场,他们不知如何拿枪,不知跟谁打仗。

华中农大的杨春艳说:“我们从小学到高考都很懵懂,上了大学也无人点拨。我觉得80后这一代人普遍是这样的。高中毕业时,班主任跟我们说:‘你们填报志愿,千万别找我。’他怕担责任,老师这样太不负责了。”

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邓琴琴,今年暑假去一家中学做实习老师。她觉得华师的教育偏向综合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其他院校强,但她当起老师来却不那么自信,因为自己欠缺作为一名老师的技能训练,如板书、教态等。“我们只在大三时有教学技能培训,其他两年都是专业课——我们的专业知识倒挺扎实。”

华师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承认这一点:“我们的课程大纲设计有缺陷,是以学校内部的眼光来传授知识。现在我们正在改。去年开始招的免费师范生,我们聘请全国的中学特级教师为导师或兼职教授,从师德、教学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从2007年9月起,华师还为1~2年级本科生开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为3~4年级学生开了大学生就业求职策略与指导课。这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每期10堂课,堂堂爆满。

中南财大金融学院05级工程管理班的女生邱剑勤,经过6轮筛选,10月27日参加了宝洁公司的第七轮招聘考试。虽然应聘前途仍是“杀机暗伏”,但小邱的心情已较为平静。“我觉得找工作的目标是‘定高得中,定中得低’。很多同学找工作碰了壁,觉得很痛苦。我跟他们说,找工作不是终极目标,个人的发展讲究后劲。现在你就精疲力尽了,以后怎么办? ”

许多考生报考大学时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志愿,毕业时,往往是非大城市、大企业不去;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毕业后也都不愿回家乡。有的毕业生惧怕激烈的就业竞争,想在学校多呆两三年,等能力强了再出去,于是就选择考研。现在的大学制度之下,大本要读四年,研究生读两至三年,但其中光为找工作就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岂不是一项很大的浪费?

中南财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李华峰说:“这要因人而异。像我这样读三年研的还好。两年制的研究生,第一年的前半年有新鲜感,后半年再适应一下;第二年既要准备毕业论文,又要找工作,每一样都是大事,处理不好,毕不了业,工作也找不着,鸡飞蛋打——这两年基本上就荒废了。”

对于媒体上曾热炒过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记者在采访发现,学生极少有这种意愿。学生们普遍认为,创业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资本、人际网络、社会阅历,还得有勇气、魄力和独到的眼光,“我们出去,什么都没有,自己生存都保证不了,怎么创业?”因此,他们平时根本不想创业的事,只想找份不错的工作。虽然学校开有创业课,但老师讲得也很平淡,不像搞传销的讲员那样激情澎湃,能让人焕发出高涨的创富热情。

“我们想先出去找工作,把自己养活了,不让父母担心,然后再想创业的事吧。因为创业不成功,父母肯定是最大的受害者……”一位中南财大的同学笑言。

当就业寒冬又碰上史上最惨烈的“国考”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竞争。截至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最后一天),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而最终能捧上“饭碗”的仅仅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去年的60:1大幅提高,这里面,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1的供需比成为本次考试第一抢手职位…
当就业寒冬又碰上史上最惨烈的“国考”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竞争。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比1的供需比稳居榜首,成为本次考试第一抢手职位。据长年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中公教育统计显示,截至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最后一天),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去年的60:1,有了大幅提高。

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为何如此“惨烈”?有人认为,这是缘于公务员职业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工作条件不错,还可能有“灰色”收入等原因,并以本次报考中无人报考的87个职位、报考合格人数低于计划人数的11个职位,有不少工作地域偏僻、条件艰难为反证,论证大家热衷报考公务员,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进而对青年一代选择安稳的职业,追求生活舒适度表示严重忧虑。

在笔者看来,公务员职业具有吸引力,固然是大家热衷报考的重要原因,但报考公务员的青年人才,并不一定就有强烈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意愿。事实上,略了解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人,都不会对公务员职位竞争的“惨烈”,有特别的感受。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都远远热过公务员职位78:1的平均竞争程度,不少500强企业招聘岗位平均竞争比例达到1000:1。某高校校报编辑部招聘一个编辑,也曾引来2000多份应聘函。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不少求职者已顾不得自己的职业兴趣,而是尽可能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今年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985高校”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20份,“211高校”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20份,一般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17份,一般专科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12份,以2009年大学毕业生600万,平均每个学生求职15份计(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数比每年约4:6),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发出9000万份求职申请,公务员考试104万人报考量(假使均为应届毕业生报考),仅仅为9000万份求职申请的1.2%左右。

在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下,今年的求职者将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进一步加剧了求职者的“广种薄收”心态。有消息报道,10月本是大学校园招聘的开始月,但金融海啸来袭,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取消校园招聘计划。据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介绍,今年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大减,金融经济类受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大学生就业渠道并没有拓宽。一方面,一些被舆论看好的就业渠道,比如到乡镇就业,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并没给大学生创造有效的工作岗位,一些乡镇明确表示不“迫切”需要大学生,而乡镇工作对众多大学生来说,也缺乏职业吸引力。这一问题并不能靠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就能得以解决。

另一方面,一些被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的就业模式,比如自主创业,也因为脱离大学生的能力实际和国内创业环境实际,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20%~30%。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有关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2007年再增加64万,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00万,预计今后两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在大学毕业生规模以如此大幅度增加时,如果不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教育,广泛提高乡镇工作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那包括公务员报考在内的传统职业争夺战必将更为“惨烈”。

“我们就是公务员考试的炮灰”
  周悦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和所有应届生一样,她也早早投入到找工作的洪流。“在一次次被用人单位‘调戏'之后,我们发现还是‘国考’最靠谱儿。”随着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大幕拉开,周悦随大流报考了全国政协办公厅某职位,这个职位的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之比是1∶1221。“炮灰的意思就是做无用功,陪着冠军跑的人,它是我们这一季的潮流词语。”…
“我们就是公务员考试的炮灰”

金融海啸、跨国公司裁员,让瞄准外企的名校尖子生乱了阵脚,“天下第一考”难度再增加——

百万雄师要挤独木桥

打开MSN,周悦发现同班好友的签名档一夜之间纷纷变成了“国考炮灰”、“当了公务员考试的分母”、“国考陪跑小能手”。周悦告诉笔者,备战公务员考试的气氛弥漫毕业班,而且大家的悲观情绪非常浓烈。

周悦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和所有应届生一样,她也早早投入到找工作的洪流。在与招聘单位的轮番过招中,周悦和周围的同学隐隐发现,以华尔街雷曼兄弟倒塌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似乎潜入了2009年的校园招聘中。

“在一次次被用人单位‘调戏’之后,我们发现还是国考最靠谱儿。”周悦说。

随着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大幕拉开,周悦随大流报考了全国政协办公厅某职位,这个职位的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之比是1∶1221。

据统计,2009年“国考”报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今年“国考”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20余万人,形势火爆。

安定、体面成为这一季的主流

“雷曼倒闭那天,我抱着纸箱子从大门缓缓走出,身后是一片狼藉。当时唯一的心情就是,快快找到一个安定的工作。”任妍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金融班的毕业生,在雷曼兄弟公司所属英国子公司实习时,适逢百年雷曼公司宣布破产,她在博客中记录下这样的心情。

任妍笑称,亲身经历失业之后,她遇到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都会鼓励他们积极报考公务员,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主管学生工作的黄融老师表示,他和同事一直关注着2008年越来越热的报考公务员热潮,今年就业形势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紧张趋势初露端倪,各大企业提供给应届生的岗位不多。

“炮灰的意思就是做无用功,陪着冠军跑的人,它是我们这一季的潮流词语。”周悦说。

周悦参加过某大型地产公司的面试,面试题目是要求她推销一块家用肥皂。周悦面试归来觉得做市场不是自己的专长,而且进入地产界之后,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轮转,相比这种颠沛流离,她更倾向于有一份安定的职业,并受到社会的尊崇。

“公务员在家长看来还是铁饭碗,‘体面就业’成为这一季的主流,体制内的职业才不容易受到经济浪潮冲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黄融老师解读了周悦的心理。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明年将会突破600万人。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企业对人才需求趋于饱和,更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我们高考的时候遭遇了非典,好不容易披星戴月地读完研究生,该找工作了吧,没想到今年又搞出一个经济危机,先就业再择业都成了问题,请上天快快赐我一份平淡生活吧。”北京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白玫佳黛在校内日志里发起牢骚,没想到下面跟了将近100条回复。

10月,香港某大型地产公司在北京大学五四多功能厅举办大型宣讲会,座位外也站满了来递简历的毕业生。针对同学的“今年招聘人数到底是多少”的尖锐问题,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一句回答“因为受经济危机影响,整个大中华区大约招聘3~5人”引起全场嘘声一片。有一些同学甚至开始提前退场,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手里不约而同地握着一本公务员考试参考书。

同样参加了本次宣讲会的北京科技大学05级学生张凌寒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贴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我现在把最大的赌注压在考公务员上面。和大家一样,我经常面试完这家去那家,但是每家公司都说自己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只招两三个人。”

在被心仪的企业毫不留情地用邮件、短信、电话,甚至石沉大海的方式拒绝之后,张凌寒脱下了“胳膊箍得生疼”的套装和“让脚丫子出血”的高跟鞋,把为了“变得成熟一些”的卷发拉直,买了一整套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每天7点起床去图书馆占座,午饭在食堂凑合,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

“真的没勇气去想我到底是不是炮灰,否则一点儿信心都没了。”张凌寒说。

看到密密麻麻地趴在桌前的人头,张凌寒有时特别想大哭一场,“我就想要一份不那么受到形势影响的安定职业,只好血战到底了。”张凌寒苦笑着说。

一条路走到黑的“炮灰”

“初从文,廿六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高立手机里保存着近日在网络中广泛流传的《80后通史》,他认为这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高立是中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张凌寒不同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去年运气不好,当了一次炮灰,考了122分,比我报考单位的分数线低了2分。”

“去年其实有一家民营企业要和我签约,但我对公务员有特别的偏好,就想再试一次。没想到今年报考的人数比去年还多,就业形势更加紧迫,事到如今,只好一心一意把考公务员这条路走到黑了。”高立无奈地说。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欣涛表示,公务员考试大热是近年来的现象,今年的经济形势也对这一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就是希望在动荡的经济环境里,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高立现在租住在北大西门附近。他是专程来北京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一周六天课,将近1200元。“加上房租、水电等费用,一个月花了近3000块钱。”高立扳着手指算。

浙江工业大学的研三学生林含这几个月来往返于上海、杭州、宁波各地,参加过至少10场招聘会。她在招聘会现场的感受是,涉及地产、金融、咨询等行业的单位比往年减招很多人。虽然目前中央级部门公务员招聘人数比往年多,但由于大批工科学生扎堆儿报考公务员,竞争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激烈。林含的几个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就读土木工程的朋友就报考了中央相关部门的公务员。

2009年公务员考试中新闻、中文、外语等专业的职位和去年相比,减少了将近1/3,报名人数却比2007年增加了近十分之一。周悦的同学肖莎报考的中宣部出版局的职位,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是1∶291,北京大学中文系研三曾石铭报考的教育部职位,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是5∶1012。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能捧上“饭碗”的仅仅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

王欣涛副主任表示,公务员考试只是学生求职道路上的一个选择,要保持良好的得失心。面对今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考生在面对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应该在适当的竞争压力下,准确衡量不确定因素,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认为,今年国内外的就业形势确实对公务员考试产生了影响,不过总体而言,因为外企的神秘感和优越感的减弱、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具有户口、福利等安定职业的关键要素,这几年公务员考试一直都是求职热点,因此不要过分看重经济危机造就“炮灰”的偏颇观念。

大学毕业生不要自己吓自己

11月11日,强化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扶持项目——华育国际就业实训营计划在北京启动,该项目打的正是全球金融风暴牌。与会者研讨的正是经济衰退是否意味着就业无望?工信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宁指出,大学生就业的真正瓶颈还是他们学习的效果能否经受市场的检验。工信部和其他部门的一个合作项目最近在招聘相当数量的电脑工程、监理类的应届毕业生,但经过面试,全部被淘汰。“正所谓此事古难全啊!”李宁感叹。

经济遇到了冬天,必须通过自我奋斗和努力赢得自己的春天。华育国际总裁张大力说,在校大学生如果抓紧时间进行实战训练,能准确与用人单位对接,那么,就业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有时候,人们往往被恐惧吓破了胆。而失去自信还决心当炮灰的毕业生,又如何能冲破这天下第一难考的公务员考试呢?

陈昌凤教授认为,不管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公司招聘,找工作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这个时代,变化是常态,名校毕业生经常对自己有高标准的希求,其实脚踏实地、自己把握未来才是关键。千万不要把就业形势想得过于严重,也不要认为找了一个工作便是全部未来,长远看来,平常心对一生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益处。

 

为了一份工作,报考公务员无可厚非
  在公务员招考的议论中混杂着似真似假的认识,有人指责说大学生千军万马抢“金饭碗”无非是公务员职位稳,待遇好,安逸舒适,报考的动机不是想为人民服务只是为利而来。这实在是忧非所向。大学生求职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这里试一下,那里试一下,有机会就去试,奔的可能只是有一个职位。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吗?要知道,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以往不被大多数毕业生看好的政府公务员职位,现在正成为“香饽饽”…
报考公务员的“动机”不重要

作者:刘洪波

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达到105万人,平均每个职位报名78人,比去年增加18人,有的职位报名超过4千人,另有100个职位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未达计划。这是今年公务员招考报名截止时的一些数据。

议论看到了不少,但也未超出往年,无非是公务员职位稳,待遇好,安逸舒适,以及报名的人到底是想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利而来。

我不知该如何解读那些数字,只觉得公务员招考的议论中混杂着似真似假的认识。

没有哪一种职业的招考,可以像国家公务员招考这么引人注目。这既是因为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也是因为国家公务员招考具有最大的注目指数。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每个职位都面临很大的竞争,任何职位的招考都会报名甚众。

我有一个朋友,办了家小广告公司,每有招考,会引到几百人报名。我想,如果把所有广告公司的招考报名人数加起来,人数恐怕也是百万之众。但这样的统计不会有,因为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广告员招考,只有国家公务员的统一招考。其他职位的分散招考与国家公务员的统一招考,使得公务员招考的统计数字引人注目。

我还想说,没有哪一种职位的招考,会像国家公务员招考这样信息广布,并包含几乎所有专业范围。一家公司招考,会发布广告,但不管怎样,做不到无远弗届,还要限定专业范围,有的还限定工作经历。国家公务员招考不一样,它既无人不知,又几乎没有专业和工作经历限制,报名甚众也大可理解。

我当然不会怀疑,相比于其他任何职位,公务员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职位。待遇好不好,安逸不安逸,舒适不舒适,我没有做过公务员,说不好。你说公务员待遇优厚、安逸舒适,公务员还要说自己收入不足以养廉、整天累得半死。但职位稳定,收入有保障,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仅此就足够让人羡慕不已了。

求职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这里试一下,那里试一下,有机会就去试,奔的可能只是有一个职位。报考公务员的人里面,我想这样的人是大量的。原本没有职业的人,或者不看好自己职业前景的人,逮到一个捧金饭碗的机会,谁会不去一试身手呢?不说一百万人报名,就是几百万人报名,我都不会吃惊。

对报考者是为利而来还是想为人民服务表示怀疑,我觉得实在是忧非所向。

报考的人为的只是一个职位,也就是为利而来,这毫无问题。但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吗?你去报考一个别的职位,也是为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而非怀抱为公司服务的雄心。为公司服务,或者为公民服务,这是进入职场以后的事情,不在其位,你服什么务?

一个人进入公司以后,会有一整套制度保证他为公司服务,而不是去中饱私囊。同样的,一个人当上了公务员以后,应当有整套的制度保证他为公民服务,而不是吆五喝六,蝇营狗苟。这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动机有些关系,但这些不起决定作用。一个人是不是抱定为公民服务的动机当公务员,其实无大所谓,重要的是你要让他当了公务员以后,想不为公民服务也很困难。保证公务员为公民服务,这是国家制度和公务员规章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公务员招考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公务员招考应当是开放的、平等的,否则就会有人被歧视,被排除。如果非要报考者有某一种远大理想,那是否会造成考试不公?公务员应当怎样做,这是制度约束的结果,你想做一个怎样的公务员,说了没用,也不是招考的条件。

公务员有稳定的职位,举世皆然,也理所应当,但公务员收获优厚的报酬,享受超出社会水平的福利,并且拥有灰色收入,这些是不正常的。但这些与报考公务员的人没有关系,每个人求职时都是个人打算的。公务员会怎么做事,不决定于招考,而决定于管理。权力是否服务于公民和社会,这不是公务员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权力制度问题。


  相关: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占到当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7%左右,这一块就业市场是稳定的。
4万亿投资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政府做出的两年内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决定,对于就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院袁钢明研究员认为,“特别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影响下,服务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那些过热的行业,如证券、金融、房地产等,则可能会出现一个寒冬。”他还表示,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处于长期下滑态势,而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他预计,就业市场出现的不景气现象应该只在这两个季度,到2009年开春就会得到缓解…
4万亿投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不必恐慌

“影响肯定有,影响有多大尚未显现,但肯定是个不利因素”,多年来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主任岳昌君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金融风暴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他说,美国的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实体经济,而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的疲软,则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据我掌握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企业倒闭,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也认为,在美国金融风暴影响到中国之前,中国的一些企业就因为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致使生存环境遭遇很大挑战,“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企业遭遇困难,势必会减招甚至裁员。”

他认为,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危险,“即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就很突出了。如果GDP增速下滑,即使下滑1%,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就不可低估。”

他认为,作为我国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岳昌君教授认为,即使有诸多不利消息,从大学生的就业结构来看,这一拨毕业生中也有可以安心的因素。他说,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占到当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7%左右,这一块就业市场是稳定的。

他还表示,每当欧美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一些跨国企业常常会加大对中国的投入。“这次欧美许多巨头纷纷裁员,但很少在中国裁,有些还在中国增员,如果中国经济能够继续向好,我认为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岳昌君认为,金融风暴还将在客观上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因为这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就业工作,并且制定了许多政策予以引导,比如西部计划等,“但人数还比较少,占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不到1%。这些政策今后还会加大力度。”

李俊江也认为,我国政府推出扩大内需的诸多措施,并计划两年内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决定,“虽然长期效果仍待观察,但对于就业市场而言无疑会有正面影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院袁钢明研究员则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都不是非常大的行业,在招聘人才方面不会受到大的影响。“特别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影响下,服务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那些过热的行业,如证券、金融、房地产等,则可能会出现一个寒冬。”

他还表示,原材料、重工业等部门,虽然受目前经济走势的影响有所下跌,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也会恢复发展。因此,总体看来,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将有限。

袁钢明还表示,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处于长期下滑态势,而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他预计,就业市场出现的不景气现象应该只在这两个季度,到2009年开春就会得到缓解。

岳昌君则建议说,大学生毕业生也要摆正心态,比如参考往年的收入分布,如果今年的预期很高,就应当适当降低预期,“毕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不可能一切如愿。”

而李俊江则在10月23日吉林大学校内举办的一场“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学术报告会上,建议本科生明年毕业的考研,研究生明年毕业的考博。

“1992年美国经济危机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我恰好在美国”,李俊江说,他发现美国年轻人在经济困难时选择去读书其实是很理性的选择,因为“不仅规避了就业风险,也缓解了就业压力”。

“这也是一种投资”,岳昌君说,在经济危机时读书,相对而言机会成本较小,“去年我国经济形势很好,所以当年度考研的人数减少了大约6%,但我估计今年考研的人数会增加一些。”本报记者 叶铁桥 实习生 周劼人

做好就业信息公开与及时传播
   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钟晓慧提出,“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帮助个人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因此,学校、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大学生岗位需求信息的指导,也要做好劳动力双方沟通渠道的服务工作。只有全面细致地公开金融危机的种种影响,处于实践中的大学生们才可以尽快获得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作出决策并少走弯路…
大学生就业寒冬 如何拯救“国考炮灰”

作者:陈方

金融海啸、跨国公司裁员,让瞄准外企的名校尖子生乱了阵脚。同时,备战公务员考试的氛围弥漫了高校毕业班,在一次次被用人单位招聘“调戏”之后,他们发现还是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最靠谱。然而,百万雄师都想挤过独木桥谈何容易,除了少数幸运儿,“国考”大军中更多的人充当了“公务员考试的分母”,他们不无幽默地自嘲只是“国考陪跑小能手”,是“公务员考试的炮灰”。

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难题,如今看来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金融海啸的蔓延使得“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IT行业等多个产业中传导,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但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不能阻止求职人数的上扬,可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

怎么办?就业大军首先得“自救”吧。中规中矩地应聘求职已经不适合目前形势了,求职思路转型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看到了较往年更为多样的自救路径:校园外的气候如此“寒冷”,那就留在校园里继续考研或者读博吧。要不就入伍当兵吧,大学生当兵总比社会青年当兵有优势吧。也有自主创业的,只不过在金融风暴来袭时,自主创业的风险也不小,小公司的存活率又有几何呢?更“主流”的自救方式还是考公务员。但现实是,那么多的“炮灰”证明了这样的自救途径根本就不“现实”。

那么该拿什么来拯救“炮灰”们的自救信心呢?前几天,中山大学校长恳请校友“下订单”——“希望已有成就的校友利用手头资源,多提供就业岗位给师弟师妹们”遭到了炮轰,有舆论说近亲就业是社会流动的异化。后来,专家们说,“深挖洞、广积粮”还是可以脱颖而出的,可是大学四年里积攒了四年甚至更多时间的“粮”和“洞”,如今工作又在哪里呢?有人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能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危机过后,他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迎来更大的曙光。

但在我看来,这些至多都是心理层面的辅导,并不务实。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钟晓慧提出,“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帮助个人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信息公开并及时传播,这些习惯里常常被看作是行政术语,如今对于就业自救中的大学生们尤为重要。只有全面细致地公开金融危机的种种影响,处于实践中的大学生们才可以尽快获得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作出决策并少走弯路。在公开这些信息的同时必须搞清楚,信息的负面性与“炮灰”们的信心并不是正向相关的,别以为信息越负面了“炮灰”们越没信心。相反,只有让他们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才能帮他们更好地自救。

再扯远一点,大学生就业自救途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考炮灰”?“体制内的职业才不容易受到经济浪潮冲击”也是关键原因。很长时间以来,民间一直对体制内、体制外的就业待遇差别多有诟病。有关部门一直在呼吁大学生就业要放宽视野,不要老盯着公务员的“饭碗”。可是,如果不打破体制内外之别,不完善体制外的就业环境,尤其是养老、就医和住房方面的待遇,那即使不在金融风暴中,千军万马也一样会挤垮“国考”的独木桥。

在经济困难时,不妨继续读书深造
  “1992年美国经济危机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我恰好在美国”,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说,他发现美国年轻人在经济困难时选择去读书其实是很理性的选择,因为“不仅规避了就业风险,也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也是一种投资”,多年来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主任岳昌君教授说,在经济危机时读书,相对而言机会成本较小…
经济危机:大学毕业生,先就业还是继续深造
 

金融海啸的危害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市场成为直接受害者.....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相当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深造,躲过这一阵寒流再说;也有不怕冷的毕业生继续在求职市场上寻求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先就业还是继续深造?

正方——————大学毕业生,你还是先就业吧

李晓亮:如何过冬?苦练武功!

就算这次校门外太冷。躲在学校再憋三年,真的就能长出一身耐寒的北极熊的毛么,或者像巩汉林的身板就真能攒来一身臧天朔的脂肪来防寒么?万一几年后再从校门朝外瞟的时候,连黑马奥巴马都被洗白了呢,都漂白成小布什或麦凯恩了呢?那时怎么整呢?我劝您,还是穿件羊毛衫,赶紧带本简历买张火车票去挤挤招聘会。这样或许在这个冬天会更热乎一点。回到上面我说的X面教材上,鄙人就是这样挤出来的。

如何过冬?苦练武功!
                                □ 李晓亮

这个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当金融危机的寒意,从美国华尔街蔓延开来之后,整个世界都渐渐浸润在一股冬的寒意里。

寒潮席卷之下,很多人只能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近来我们目睹了一大批被这股风暴击得溃不成军的中小企业,因为企业不景气,减薪裁员潮,随之汹涌而来。

其中抗风险能力最低,综合抵抗力最弱的大批外来工,首当其冲成了这个冬天最悲苦的面容。长三角、珠三角大批民工提前返乡,现在各个车站都能看到提着编织袋和帆布包的悲伤的背影。而往年的景象则不至于这么悲怆,我们多是习惯于在两三个月之后,于春运中洪流中,看见一张张满面沧桑却又掩不住一脸满足的面孔。只因腰里缠着那苦干一年的辛劳费,只因老板临行时偶发善心,不至于年终悲惨讨薪,虽然这些被攥出汗的一叠钞票,还不够老板们业务需要时的一段饭钱。

如此廉价的满足感,让人心生悲凉,世事艰辛,于此可见。今年,因为工厂“毫无征兆”的破产,老板悄然蒸发,政府无力垫资,很多人只得提前踏上了返程,除了挪凑出的车票钱,兜里轻飘飘地回家。想到倚杖候荆扉的年迈父母,想到一年未见面的妻儿,车厢里这些在外只流血流汗的爷们,也不禁会悲从中来,掩面啜泣。


说这么多题外话,是想做一个足够厚重的铺垫。那就是,在金融危机的严冬还没到来之时,在金融危机甫露端倪之际,其实心里苦闷、恐慌、焦躁、彷徨的绝对不止这些提前返乡的民工们,不止被CPI锋刃刮得伤痕累累的大爷太婆,不止月薪、补贴直线下滑的公司白领们。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心里最没底的,可能竟会是那些即将迈出校门,却单脚还未沾上社会地气的大学毕业生们。

因为,虽说减薪让人心如刀绞,但至少说明您还有薪可拿,裁员虽然让人感到如万箭穿心直欲窒息,但用阿Q的话说至少老子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爱岗敬业”的峥嵘岁月。

唯独那些倚在校门打望社会,心如怀春三月,幻想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展宏图一番,然后只待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呢。结果呢,刚把校门推开一个缝,不禁大叫一声“卧曹”这哪是什么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啊,分明是满目萧瑟,蔓延肃杀,秋风凄凉,晚景幽怨。简直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嘛,就只差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呜呼哀哉不复来了!

特别是又看见,学校对门的厂房一家接一家打烊,校外工地上似乎都日渐冷清,连工人的影都不见了。难道说昨天新闻联播说的是真的,金融危机真的都危到咱校门口了么?为啥在学校蜷还感觉不明显呢?但似乎也明显从学校食堂的伙食和每月的伙食费上能感到一点变化了。

厉兵秣马,摩拳擦掌,刚在食堂二楼的小卖部旁的文印店1毛钱一张地复印了N百张的彩印简历。难道就因为一场金融危机,就此封存了么?这一封不是又要等三年之后才能再见天日?那时简历上的照片都得换了,硕士和学士真的差别就那么大么?不是说奥巴马都上台了吗,他不是喊着“改变,我能!”比中国X品牌的广告词还吼得溜吗,难道这金融颓势,就不能稍微缓一缓,歇口气,就等我找个工作吗?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就算这次校门外太冷。躲在学校再憋三年,真的就能长出一身耐寒的北极熊的毛么,或者像巩汉林的身板就真能攒来一身臧天朔的脂肪来防寒么?万一几年后再从校门朝外瞟的时候,连黑马奥巴马都被洗白了呢,都漂白成小布什或麦凯恩了呢?那时怎么整呢,再说咋就一个汉语言文学系的,又不是学上掐八百载下算五百年的周易系的,能掐出A股、大盘走势,能搭港股直通车。既然没这能耐,在学校再呆三年,能学会这前世今生一掐搞定的神术么?

说点正经的吧。我不得不再拿我自己当X面教材了。此前我也曾提过,我的观点就是,只要你不是一心想研究孔子到底比姚明高几厘几分,不是想诊断出柳下惠是不是患有ED,不是想估算出西门吹雪的剑比小李探花的刀快多少,不是想凭一击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像奥特曼一样拯救那些现在还拿着欧元、美元,陷身纸醉金迷的万恶的资本主义泥淖在水深火热中无法自拔的可怜的上帝孩子们。那么我劝您,还是穿件羊毛衫,赶紧带本简历买张火车票去挤挤招聘会。这样或许在这个冬天会更热乎一点。回到上面我说的X面教材上,鄙人就是这样挤出来的。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要脸,但还真是没挤过招聘会。去年也就是071月开始,至今,已挪过三四个窝。像王小峰说的,工作基本是半年一换,倒不是自己不能胜任,就我而言,当初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是很学生地以为自己还有着为所谓的“理想”(现在说这个自己都有点脸红)而跳槽的义务。现在看可能觉得很傻×,但是奉劝还未踏出校门的同学们,其实你们现在若还有我那种冲动,请珍惜!就像珍惜自己的初夜一样。当然,若是您现在的“X伴侣”数已经达到两位,这句请自觉跳过。当时一心想搞现在这一行,结果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这方面也还是相当凑活的。依我这种X流学校的X流专业的X流学生,能有如许顽强的跳跃力,我自己都很佩服自己。这话不是矫情,您若知道我是那种在外面吃饭,一个菜吃一年都懒得换的人,您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若您不是闭目塞听,连陈冠西老师和N女(优友)的淫照或连最近东楼kappa女最新全集都没下载的话,那么就知道这两年外面的温度已经不高了。对就业来说绝对算是冬的考验。但是在这样的天气在外活动活动筋骨,那是相当有益身心的。毕竟你总有一天要独自推开校门,跨出那怯生生的第一步,就像当初你推开校门,跨进的那一步一样。

再说说我吧,切身感受这一年的锻炼,已经体验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神奇疗效了。这就像我们现在面临的食品三聚氰胺和果品的蛆柑一样,到底吃不吃,怎么辨别食品安全,如何能在果腹与健康之间导致一个微妙却绝佳的平衡,这不经过社会锤炼,是不可能达到的。只在学校服用一次性补齐钙铁锌锡和维生素ABCDEFGHIJKLMN……XYZXX搭档或脑残金,是不会懂得一个安全而长效的食品卫生体系如何建立起来的。

总之,不要以为自己呆在学校就能风不吹日不晒,就能如温室花朵一样永葆青春,其实温室效应的温柔一刀,才是最致命的。唉,啰嗦这许多,其实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如何过冬?勤练武功!

真的武功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吃紧亏上完当一身青疼之后,晚上躲在天桥下面独自舔舐着白天伤痕,才能将白天的苦楚经验转化为成长的催化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疼痛中慢慢吸收着养分,所谓六十余年枉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脱胎换骨就如任、督二脉被打通一样,可能是一瞬间的事,自此武功出神入化,但这个积累过程可能极为漫长而痛苦。

只有社会才会给你这个锻造的舞台,在学校永远只能买到十块钱一本的《如来神掌》。不要以为周星驰里的《功夫》最后时刻,他从天而降那很帅的一招万佛朝宗真是小时候买的那本廉价手抄本,其实这招是在他被打得像狗一样的时候已经在体内缓慢生成了。连这一点都没看破的人,周老师已经对其鉴定完毕,这种智商也只适合继续在学校图书馆待着,搞搞自习室恋情啥的,出社会很容易被那啥。但话说回来了,不是有句话叫笨XX吗?

还是那句话,想过冬,还是您都得学会到社会上遛两圈,是啥不是啥,拉出来遛遛。学校花拳绣腿的时代是应付不来真刀真枪的金融危机的,一出校门面对的都是四大恶人之首的延庆太子和天龙寺老僧内力对弈的那样险恶对仗,表面看波澜不惊斯斯文文,实在风雷激荡暗流涌动,这样的内力PK才是真正对一个人的实际综合战斗力的正规考核。所以说以前体育考试必考科目弱智教学版少林长拳是可以在学校还钱买来学学的,但要连正宗玄门内功,还是得出门左转上嵩山XX寺。不要让吐蕃妖僧的小无相功催熟的少林绝技骗倒了从不曾离开过中土课堂的一干硕士后们。

而我最欣慰的是,郎咸平老师的观点竟然和我的一模一样。若是您不相信小的满口胡言,不妨看看德高望重的郎老师的建议。(擅自取来,郎师勿怪)

郎咸平如是说:

对于内地的研究生我有什么建议?我认为,现在找工作难,念研究生对很多内地学生而言是一种逃避。我告诉两个儿子,你们千万不要在任何地方念研究生,你们千万不要走上我这条路。原因是我希望他们在本科或者是专科毕业之后,能够先进入社会,了解自己想干的事。我认为年轻人最可贵的资产是有一个不用兑现的选择权。对于年轻人而言,你们不要急于选择,而要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

  对一个本科生而言,如果你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你不但没有放弃念研究生的选择,而且同时也抓住了另外一个就业的选择。在这期间,说不定你会碰到喜欢的职业,也说不定你会遇到一个提拔你的领导。因此,你的选择空间打开了。如果你一旦决定念研究生——念博士那是最糟糕的选择,你的路将变得非常窄。所以我建议各位,即使你本科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工作,也不要念研究生,因为,年轻的时候多受点磨难,多看点别人的脸色,多吃点苦,对你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你还年轻,还有失败的本钱,也有再成功的机会,千万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因为怕挑战而选择了读书这条路。你应该怎么样?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怕失败。再说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像我这一生失败太多了,而且年轻时候的失败对你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到了40岁~50岁,在我这个年纪,你再失败就无可挽回了。我建议你们勇敢地面对你所面临的一切,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希望各位,要勇敢地面对社会所带给你们的种种磨难。在年轻时候多受点磨难,多一些有益的积累,能保障你们未来的成功。

  总之,我不建议各位去念研究生。在你们年轻的时候,你们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等到10年后,你们积累了丰富的人际关系,那时如果真需要读研的话,你们可以聘请别人来做事,然后自己去某个学校念个EMBA就可以了。

邵留生:果断就业,这是通往春天的车票

只要你是一块金子,是一块可以在抗击金融危机的战役中闪闪发光的金子,你就可以在这个沧海横流的悲壮环境里,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勇气与胆识,你便能征服领导,迅速抓住机遇,而不是等到风平浪静时,仍然只是“和平年代”里一枚“千篇一律”的棋子。

果断就业,这是通往春天的车票
邵留生


金融危机来了。

当裁员与倒闭成为这个冬天的关键词时,那些等待毕业的准大学毕业生们,不得不面对另一场极其严峻危机——就业危机,是杀出重围,谋得一职之地,还是以退为进,继续深造,这确实是一道摆在这些“未来战士”面前的难题。

果断就业吧,用果断就业的方式来抗击金融危机,用更加理性的就业态度使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就业形势下取得先机,抢先一步取得通往春天的车票,将是献给四年大学生活的最好礼物。

确实,在风萧萧之中,不少著名外企都纷纷加入到裁员的大军之中,这势必形成一种认识,现在找工作,实在是不好找,即使找到的,也是没有前途的位子,找不如不找。这听起来挺合理的,不过,从能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却经不起推敲。任何时候就业其实都是挑战与机遇同在的,即使是在金融危机造成裁声一片的严峻形势之下,只要就业了,就存在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条件。例如,在企业奋起抗击金融危机的战争中,只要你是一块金子,是一块可以在抗击金融危机的战役中闪闪发光的金子,你就可以在这个沧海横流的悲壮环境里,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勇气与胆识,你便能征服领导,迅速抓住机遇,而不是等到风平浪静时,仍然只是“和平年代”里一枚“千篇一律”的棋子。

“老的消亡,新的壮大,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李书福狂气十足地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一定会崛起,金融海啸就是中国汽车的发展良机。”在危机之下,企业如此,个人同样如此。只要有位子了,就有发展前景,金融危机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特别是在危机面前,更能展现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不敢在金融危机之时果断就业的大学生,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即使将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这样的大学生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优秀!

金融危机不会很快过去,要医治好金融危机的累累伤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医治的过程,却是个人难得的发展良机,如其等金融危机过后就业,不如现在就果断就业,使自己成为抗击金融危机中的一员,在与企业共患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这笔财富,是躲在大学这一深闺中绝对得不到的,即使到时拥有博士的光环,又能怎样?

等到就业形势大好时才选择就业,到时大伙一同上路,这条通往春天的大道,很难处处春光明媚,也许,春天里的冬天将更可怕。同样,在就业的寒冬里,谁说没有春天?只要果断就业了,就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冬天,找到自己的春天。果断就业吧,这是通往春天的车票!

做潮头浪尖的水手,就现在!

话说回来,我们生在中国,这就是我们的幸运。作为朝气蓬勃的璞,亟待有朝一日被打造成玉,既然,有如此壮丽的风浪,就不该错过一试身手的机遇。是不是真金,这个时候就会见分晓,请把握机会,果断就业。

金融危机轰轰烈烈的爆发了,在我们还没做好正式接受洗礼准备的时候,在甚至还有的人对其知之甚少的时候,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庆幸的是,它的步调并不飞快,而是像波一样,有序的传导着,所以,无须惧怕。

  当然,这里有必要通俗一下金融危机的含义。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运作资金的机构,尽管实际上掌控着巨额的财富,但是当这些财富是以固定资产或者其他产品的形式存在的时候,一旦价值下跌,就有损失怠尽的可能,外加没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所以,导致发展受阻甚至生命终结。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动荡的引子,实际上它将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而,更多的企业面临裁员、破产、倒闭,所以更多的人失业了。

  失业,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过分敏感了。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毕业跟失业划等号。为什么在境外,失业那么可怕?道理很简单,他们的职业待遇相当高,日常生活当中衣食无忧,所以根本没有忧患意识,外加流行的即时消费观念,个人的自我贮备几乎没有,所以一旦经济来源被阻断,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话说回来,我们生在中国,这就是我们的幸运。作为朝气蓬勃的璞,亟待有朝一日被打造成玉,既然,有如此壮丽的风浪,就不该错过一试身手的机遇。是不是真金,这个时候就会见分晓,请把握机会,果断就业。

  首先,此次危机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大筛子,只需要随意的摇动几下,就会有众多实力差规模小摇摇欲坠的企业被淘汰掉,而能够依然屹立的公司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能够参与其运做将会非常值得期待。这不仅降低了我们抉择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节省更多的考虑时间,求职的命中率迅速提高。

  其次,我们应该很明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一直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什么样的魔难面前,这种力量让我们永远踏实永远温暖。针对这次危机,国家已经加大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生产,这于需要业绩拉动的企业来说,对于企业养活的众多家眷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喜讯。何况,在中国失业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影响的行业,大部分位于沿海,或外贸或内销,而内陆城市的生活基本上维持自己自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不是很大。所以,企业的平稳运作也是正常现象,当然,用人需求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必须正视的是,同一岗位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了,所以需要我们更出色才行。倘若,此时你依旧成功就业,那你的实力还用过多辞藻来修饰吗?

  再次,表面上看,好多企业不裁员,但也不会有新的用人需求。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企业求稳的确是合理的方案,但不是按兵不动,而是保持数量上的稳定。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是在悄然的进行换血,在人才济济而成本下降的大潮下,此时更是招贤纳士的绝好机会。相对于,常规形式下高额的人才费用,此时引进的人才岂不是质优物美价廉?企业会放过这个机会吗?而你们,一批一代的毕业生要做的就是,自己思量自己到底是不是个人才,然后,勇往直前!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阴霾终究会过去的,而在危机关头,你的就业经验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为日后的发展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乘风破浪的同时给自己的职业发展结结实实的镀上一层光闪闪的金,何乐而不为呢?别为眼前5厘米的等待而垂头丧气。谨慎,不仅你们需要,企业更需要!

  随风草或逆流鱼,浪尖人或海边客,聪明的人你,将如何扮演自己的人生?

>>>>>>>>我支持正方的观点

反方——————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是个过冬妙方

姜伯静:不要对危机下的职场抱太大的希望

危机中,大学会更有危机,因为它必须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真东西去应对将来和未来的危机,而不是耍几招花枪,所以金融危机之下很多大学的东西会更实用更贴近现实。那么,这种形势下选择不同的形式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应该比在职场里东倒西歪要强许多。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应该选择继续深造
                               11月19日大公报
     在几个月之前,“金融危机这个名词对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还仅仅是一个书本上的概念,即便是最近的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也很遥远。可短短几个月,经济危机的寒气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不管你是否承认它影响到了我们。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今年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以及明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在金融危机之下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果断的就业。
     虽然笔者并非应届的毕业生,但我很乐意说出我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与其勉强的就业不如选择继续深造。
     曾经读到过一段话,名为“经济危机中最不应该干和最应该干的十件事”,其中有几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一,经济危机中不应该轻易辞职;二,经济危机中最好选择在学校里读书。
     经济危机中大部分企业都要裁员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保住现有的位子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在经济危机中选择继续深造是为何呢?
     很多人选择果断就业的目的无非有二:第一,危机中的工作在危机过后会显得更加可贵,就如同有工作的人不能轻易放弃;二,在危机中尽快给自己找一个避风港,同时在危机中磨练自己。可事实上危机中找到位子和危机中舍弃位子并不是一回事请。
      在我看来,金融危机下还能够空余出来的位置应该不会太好,某些极其特殊的行业除外,那些辉煌一时的跨国公司都要靠裁员来度过危机。三洋这样的大企业都在危机中被并购,你能指望什么样的好工作会空出来呢?金融危机会让视频网站这样的“伪强者”露出虚弱的实质,更会让金子般的职业显出光彩,会有人轻易为你腾出位子吗?不要对危机下的职场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我们不会人人都是卡耐基式的天才。
      危机中,大学会更有危机,因为它必须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真东西去应对将来和未来的危机,而不是耍几招花枪,所以金融危机之下很多大学的东西会更实用更贴近现实。那么,这种形势下选择不同的形式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应该比在职场里东倒西歪要强许多。
     有人也许会说把大学当成避风港除了耗费金钱外没有别的意义,远不如到职场里去锻炼。这种说法有些许道理,可目前的毕业生准备好到金融危机下的职场打拼了吗?我表示怀疑。这与和平年代的人在仓促中上战场有何区别呢?会有一部分人活下来,可死的会更多。更何况金融危机之下的职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吗?打个比方,金融危机之下的企业只需要几个仓库管理员,你侥幸去做了,当危机之后你还是个管理员而已,想要做到经理的位子还得努力,要知道,正常的经济秩序之下的锻炼机会要远远多于危机之下的锻炼机会。可怕的是危机之下有时连仓库管理员的位置都不会太多。
     虽说人各有志,但我还是毕业生们希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能够选择继续深造,利应该会大于弊的。

正玄:大环境下,急于就业不属上策

社会活动需要能力即岗位需要“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能力。能力之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具备的,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毕业生选择深造期间,可以很好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于后期就业的满意度会更高,会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说,在经济危机时期岗位近乎零空缺的时候,选择深造更优于选择就业,日后人生会更容易成功。金融危机下毕业生何去何从
文/正玄

当主流媒体“直击华尔街风暴”之时,我们早已感受到了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济萧条,此时,企业需要打赢这场战役,普通大众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一切,延伸到生活方方面面,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开始选择,甚至抉择。

毕业生作为社会岗位的涌入者,对企业是新鲜血液,对社会是栋梁之才。时下继续深造,还是果断就业,摆在了毕业生的面前,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路之岔口,人生之转折。


【金融危机下的工作岗位与创业环境】

在金融危机的社会状态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开始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需要一个漫长的经济活动来调整,会伴随企业的大变动,用格局重组,财富洗牌来完成。在这样一个企业的缓慢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困难时期,企业是不可能存在岗位的空缺,可能的是批量的裁员,或用停职、降薪来降低企业无效益消耗。这就是说,此时就业是一个万人过独木桥的场面。求职艰难可见一斑。

对于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自创业不属鲜事,更何况早已有大学生求学期间创业之报道。此报道绝非普遍,笔者认为是家庭在考量子女能力及经营可行性基础上给予的支持,目的是锻炼多于创业。对于大多家庭来说,几万本金不是小数目,对于一名学生来说也算大投入。此举不应提倡。因为经营与半读半工不一样,经营需要牵扯精力,于学业无助,到头来丢了芝麻,更别谈西瓜之收获。


【毕业生急于就业心理】

面对生活,大多毕业生会毅然决然选择就业。在问过身边的大学生后,得以证实。笔者曾经看过报道就业的一个怪现象,就是毕业生急于就业,“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以求职位。其实这是一种毕业生对自己定位不准所造成的,假如不自信,何不选择深造?现实就业竞争确实很大,不过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求职,是不可取的,此为“饮鸩止渴”。准备充分才是把握机会的条件,也是唯一性。急是一大忌,有担心吐出来的是肉之患得患失,也只会增大求职碰壁的可能性,审时夺态定是智者。

笔者的妹妹还没毕业,前段时间就急于迈向岗位,如是说减轻家庭负担,可在父母心里,安心学业才是切实的减轻家庭负担,只有做到安心,才会有一个良好吸取知识的过程,不虚,不燥。

名利机遇是永远眷顾“人才”的。有感于如邓亚萍等体育明星的继续深造。对于他们而言,可谓已经成功,可在事业生涯中,毅然会选择深造,实应称道,向之学习。

金融危机是袭击全球的风暴,我们也不幸免,在这样大环境下,急于就业不属上策。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选择深造实属明智之举】

社会活动需要能力即岗位需要“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能力。能力之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具备的,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毕业生选择深造期间,可以很好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于后期就业的满意度会更高,会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说,在经济危机时期岗位近乎零空缺的时候,选择深造更优于选择就业,日后人生会更容易成功。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提交会员:新闻部与责任编辑部 | 浏览次数:492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 哈尔滨师范大学郑德杨官方网站 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
淘宝违规考试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
发消息 (手机:139-8703-2104)
高三解压

高三心理解压 电影:《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影片订购: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高三学生心理解压 高三解压 高三怎么解压 高三励志视频 爆笑校园娱乐电影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订购: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高三学生心理解压 电影:《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解压 娱乐视频:郑德杨今日说法 第5部
高三怎么解压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时的解压方式: 郑德杨今日说法5
高三学生怎样解压: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的你怎样解压??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解压好方法: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为高三学生心理解压:郑德杨·今日说法 第5部
高三解压法:《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励志名言:郑德杨今日说法 5 高三励志视频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解压的最新相关信息:《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高三励志视频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爆笑校园娱乐教育电影:《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电影订购: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高三学生心理解压 高三解压 高三怎么解压 高三励志视频 《郑德杨今日说法》第5部 爆笑校园娱乐电影 订购: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郑德杨·今日说法 爆笑校园娱乐电影 订购: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