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陷阱防不胜防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589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求职陷阱防不胜防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某,最近求职时也险些上当。一家保险公司招聘讲师,小刘交了300元报名费,结果却发现,一进来单位就要求进行培训,几项培训费下来需要三四千元。“这投入也太大了吧,根本就是陷阱,看来只能让300元报名费打水漂了。”小刘无奈地说。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几位同学也表示,求职中也遇到过类似要求缴纳几千元培训费的情况。
另外,在大型招聘会上,往往有很多流窜着的“秘密招聘”。
前不久,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小常在招聘会现场多次被几个流动招聘者拦住,他们通过一番交谈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岗位,然后对号入座告诉应聘者,“我们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最后的结果是,这些所谓的大公司多是一些做推销的。“多亏我辨别能力强,否则就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迷糊了。”小常说。
江西某大学的刘佳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还是在学校体育馆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呢,招聘会最后一天,很多单位都已经离开了,现场比较空,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一直东张西望走来走去。后来他拦住我,问我英语水平怎么样,说是去外国一个什么公司做翻译。我一听就觉得是骗子,理都没理他就走了。我注意了一下,他总是拦住女孩子问,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遇到欺骗行为的毕业生多数都没有投诉过,而是选择“自认倒霉”,再继续找寻其他的工作。小刘认为,现在求职竞争如此激烈,实在没有时间来计较受骗上当的得失,有投诉的精力不如在找工作上下下工夫,再说投诉了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就当是一次教训吧,下次自己把眼睛擦亮一点就行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一位同学这样告诉记者。她说,自己身边其他上当的同学,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投诉这么回事。
内蒙古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献华分析说,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什么维权意识。此外,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不愿意付出维权成本。维权过程的确需要时间、耐心甚至是金钱,所以遭遇欺诈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放弃权利。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善良”无形中滋生了一些用人单位和不法分子恶意行骗的温床。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五免两补”天津铺就大学生就业绿色通道下篇文章:深陷“高薪招聘”诱惑中的大学生们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
